留学时间长短和含金量多少成正比的固有观念,是很多人认为一年制硕士很水的主要原因。那么,一年硕士真的水吗?
个在英国读一年硕士的同学,回国面试时总会受到国内HR的“特殊关心”,比如前两天“为什么你的硕士只有一年多时间?”“一年多时间真的能毕吗?”“你怕不是读了一个假的硕士吧!”每逢此刻,心里都会浮现出一种“被质疑的不适感”。留学时间长短和含金量多少成正比的固有观念,是很多人认为一年制硕士很水的主要原因。那么,一年硕士真的水吗?
最近很风靡的赌王儿子何猷君,硬生生用了3年时间提前修完为时4年的MIT金融学士课程。即使天才如他,为此也付出了常人不知道的艰辛。
为了提前毕业,每学期读8门,而一个普通的MIT学生每个学期平均读4门课。很多读一年硕士项目的学生们,其实也过着这样压缩时间成本的生活。
一年硕的课程密集,别人两年的lecture和seminar挤压成一年,课程被安排在每一天,多的时候从早上9点一直上到下午5点不中断。
就拿英国一年制硕士来说:
具体学习强度到底有多大,看一看各位宝宝们对这一点的吐槽就知道了:
@J
Final的时候,每天都在这里刷日出刷日落和晚霞。
@喷跑的肉丸
遇到伤心的事想哭,也要掐表,后面还有好多事要做
@Bamboo
开学才六周,图书馆找不到位置,group room订不上,大家太用功
@田间草帽人
一直怀念图书馆凌晨3点的样子,安静空旷的大楼里还是有孩子们在奋战。回到宿舍也会看到宿舍楼偶尔亮着的几盏灯,明白不光图书馆还有宿舍,仍然有其他奋战的孩子们在努力学习奋战。此刻,心里只有激励和斗志。
@红豆馅汤圆
期末时候的图书馆总是不容易找到位置,当时拼死拼活的赶deadline也成了如今的美好回忆。一别两年,依旧想念
@二圈圈
去年五月,在画不完图的崩溃中,欣赏日出
@Kimmo克默
记得当年一群人在图书馆里刷论文 刷了很久 抬头从玻璃看出去就是日出
所以,那些说一年内容比不过三年学习内容的,你们有本事去读一个英国硕士来看看?
学习时间长短不应是评判项目好坏的标准,否则的话美国那些1年、1.5年的项目,比如MIT的金融硕士、哥大的金融硕士也都算是很水的项目了?
英国的一年制项目注重实用性,节约时间成本,干货并不少。
吐槽英国硕士,你得知道英国硕士到底有哪几种吧?连英国硕士包括哪一些都说不上来,就来吐槽英国硕士水,英国留学生表示:
英国硕士的种类
英国硕士主要有两种,授课型(Taught Postgraduate包括MSC、MA等)和研究型(Research Postgraduate,包括MPhil、MRes)。
研究型硕士多为两年制,学术要求相当高,是为读PhD做准备。很多人在黑的英国硕士其实是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
那么为什么授课型硕士那么招黑?原因总结起来无非是几个:
1、一年时间能学到什么?凭什么你一年就可以学完别人几年的内容?
2、入学门槛低,没入学考试,语言过了就可以读。
3、就读的中国人那么多,肯定很容易毕业。
4、动不动就英国前几,然而英国一共有多少学校?
So?这几条就能说明英国硕士很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