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镀金这种事情在国内的名人圈屡见不鲜。
很多成功人士喜欢在事业巅峰期留学镀金,选择世界知名学府,含金量才会更高,毕竟名校可是身份象征。
王石50多岁时进入哈佛大学,选修资本主义思想史、城市规划与投资管理以及新能源经济政策。在哈佛2年半的学习结束之后,他转而前往名气相当的剑桥大学,学习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学知识。再后来,又进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犹太文化研究和希伯来文学习。
2012年,京东风头正盛,刘强东低调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并取得了MBA学位。第二年又去哥伦比亚大学呆了小半年。
除了自身需要光环加持,名人对于子女们的教育投入也是相当大方。经常有新闻爆出业内名人花重金为子女购买名校“门票”。
以哈佛为例
哈佛大学最容易录取的四种学生,简称为“ALDC”。这四种申请人,占总申请人数的5%左右,但是能够占到录取名额的30%。
A:指的是运动员。大学会邀请那些有杰出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入
L:指的是哈佛校友的孩子。申请人的父母本身也需要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
D:指的是院长或者系主任的兴趣清单上的申请人。这些人通常是学校富有的捐赠者的子女,或者名人的后代,大多是白人
C:指的是学校老师和教职员工的子女
那么,既不是大佬,又没有大佬父母的我们,如何才能凭自己的本事获得名校青睐呢?
首先,你要尽量避免成为名校最容易拒绝的那几类人。
1、 有过犯罪记录,有过不好的言论
2、 有过学术、考试作弊,提供虚假材料
3、 严重偏科
4、 只注重学习,没有课外有意义的社团活动,缺少团队合作经历
5、 尽管学术很好,但自我陶醉,沟通能力比较差
排除掉可能会踩的雷,让小编给大家指条明路吧!
在名校的评估体系中,学术能力不是最重要的。
以宾大为例
在2015年时,宾大总共收到了3万份本科学生的申请,最后发出了3000份录取通知书中有2200人最终入读了宾大,录取率仅为10%。但实际上在这3万的候选人中,有85%的学生是达到了宾大要求的学术标准。那么从这85%的符合标准的候选人到10%的录取率中间,有75%的人没有得到宾大的青睐,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