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彻底打破了这一经济格局,随着学生的大范围离校,各大学城反而成了国家“最萧条”的场所。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美国各大学城对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有庞大的学生消费者作为后盾,“任性”的大学城经济生态极少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今,一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彻底打破了这一经济格局,随着学生的大范围离校,各大学城反而成了国家“最萧条”的场所。
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市因名校云集,被国内网友亲切地称为“博士屯”。新冠疫情暴发早期,大学城内一片冷清。据了解,波士顿市高校学生总数超过1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与很多高年级学生一样,波士顿大学大四生马默里一面抱怨着毕业季泡汤,一面慨叹大学城内的剧变:“附近商业街上的餐厅大都关门歇业。”美国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大学城近期也是格外冷清,公共交通的日通勤规模仅为三四百人,而在以往这个数字可超过两万人。
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报道,“荒凉大学城”的景象在纽约州小城伊萨卡更为明显:该市坐拥美国“藤校”康奈尔大学和老牌私立学校伊萨卡学院,学生比重足足占据全市总人口的50%。疫情来袭后,两所高校高达数万名学生集体“出走”,很多人可能不会再返回,这种局面使得该市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几乎无法展开。类似的情况在费城也十分明显:在该市的大学城区域,学生普查的回应率仅为41%,远低于10年前的63.5%。据了解,美国的普查工作与联邦政府拨款息息相关,学生的大规模“减员”势必会影响高校的科研经费,以及当地社区的公共安全、交通、经济补贴等多项拨款。
美国《纽约时报》称,高等教育向来是美国经济及就业体系中最稳健的领域之一,该领域的从业者约为300万人,2017至2018学年度为该国GDP贡献了超过6000亿美元。而一座大学城更是拥有庞大且活跃的消费群体,它的存在可确保校区所在地免受一般性市场的起伏,形成稳定的经济生态圈。以布莱克斯堡大学城为例,单凭城内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一己之力,就能挑起当地经济的半壁江山,每年创造12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在当地就业市场,平均每两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与该学府有关。